在这篇文章中:
- 量子物理学如何颠覆客观现实的假设
- 观察者在塑造宇宙中的作用
- 为什么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不是分离的
- 从客观科学到主体间理解的转变
- 我们如何参与梦想成真
你不仅在观察宇宙,还在影响它
作者:保罗·利维(Paul Levy),本书作者: 量子启示.经典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发现之前就存在的物理学——旨在揭示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宇宙的先前存在的定律,该宇宙独立于观察而客观存在。
然而,量子物理学彻底摧毁了经典的独立世界概念。根据量子理论,一个独立于我们观察的世界的概念最终是错误的。引用惠勒*的话:“量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摧毁了世界‘存在于外界’的概念。从此以后,宇宙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的同事,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客观性的崩溃
量子物理学彻底粉碎了存在一个固定且完全客观存在的世界的观念——它已经证明,这样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一认识,宇宙——更不用说我们自己——将永远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用惠勒的话来说,“量子理论令人费解的奇异之处”揭示了我们的观察不仅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一部分,它们本身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对宇宙的感知是通过我们自身发生的宇宙的一部分,它会对我们正在观察的宇宙产生瞬时的影响。
观察行为会改变被观察对象——这被称为观察者效应。讽刺的是,物理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所有科学中最客观的学科,但在致力于理解物质宇宙的深层本质的过程中,它却消解了客观宇宙的概念。
半客观性和量子不确定性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基于大量的实验证据,量子世界的某些方面似乎并非完全依赖于观察者,而是具有某种半客观性。例如,电子具有恒定的质量和电荷,不会因测量环境而变化。*另一方面,电子自旋和极化是我们观察的函数,并且似乎是由观察产生的,它们的性质会根据测量方式而变化。
宇宙似乎存在于一个神秘的中间境界(类似于西藏的中阴),它一部分似乎是固定的(因此显得半客观),一部分则通过我们的观察而创造。正如我们并不熟悉依赖于观察者的事物一样,我们也并不熟悉某种事物可以看起来是部分客观的(而非完全客观的)这一概念(然而,这并不是说看起来客观的事物实际上就是客观的)。
没有客观现实?
如果我们听到“客观世界不存在”这句话,就认为那里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更确切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认为宇宙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存在,不受我们观察的影响,那么宇宙就并非像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客观。这就好像宇宙看起来既是我们感知的产物,又不是我们的产物一样。
量子物理学的洞见之一是,“纯粹客观”的科学根本不可能存在。伟大的灵魂医生荣格在谈到量子物理学关于观察者影响被观察物的认识时评论道:“其结果是,现实丧失了其部分客观性,而物理学家的世界观中则融入了主观因素。” 换句话说,我们知识中的主观成分必须被纳入考量。
我们所体验的世界,以其特定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观察它的方式的瞬间反射(反射/反思)。这意味着,我们内在的态度、思想、信念和假设——所有主观的心理状态——在唤起世界在我们眼前呈现的特定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需要统一客观/科学和主观/心理的知识领域,从客观性科学转向主体间性科学。
将观察者融入科学
客观经验与主观经验的统一,既应保留各自的丰富性,又应保持其相对独立性。诺贝尔奖得主沃尔夫冈·泡利“从生命的角度”认为,如果我们“完全忽视‘观察者’的内心状态”,就无法“恰当地”对待物质。
在量子物理学出现之前,物理学家们假装自己没有参与实验,并保持着一种脱离实体的客观性的幻觉。然而,观察者的心理是被观察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量子理论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宇宙观的大门,在这里,观察者、被观察物以及观察行为密不可分。*沃尔特·海特勒曾说:“将世界划分为‘客观的外部现实’与‘我们’——这些具有自我意识的旁观者——的模式已不复存在。客体与主体已变得密不可分。”
分离的幻觉
当我们谈论一个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时,我们同时在微妙地暗示——并且似乎在唤起——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相辅相成,它们相互共生,相互强化着彼此的概念。
我们通常要么认为这两个领域是相互独立的,要么认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相互作用,但量子物理学表明,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的二分法是错误的。它们并非相互作用的两个独立领域,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个完整的量子系统,没有独立的部分。
在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制造这种人为的区分是一种无意识的、未经审查的假设,它不仅不正确,而且掩盖了现实的真正统一性,并阻止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真实本质。
梦想宇宙的存在
我们作为观察者,彼此之间以及与整个宇宙的协同运作,共同参与着与外部世界的合作。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阐释者尼尔斯·玻尔指出,就像在梦境中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我们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做梦者,又是梦境本身。仿佛我们共享一个梦境空间,共同构想着我们的宇宙,同时也被宇宙构想着。
量子物理学已经证明,安全地站在一块平板玻璃后面被动地观察宇宙是不可能的。惠勒将宇宙存在于我们之外、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观点称为“旧观念”。这是一个过时的观念,已经到了失效的期限。
不改变被测系统的状态就不可能获取信息。我们试图确定世界状态的行为本身,必然会创造一个不同的世界。正如沃尔特·海特勒所说:“将世界划分为‘客观的外部现实’和‘我们’——这些有自我意识的旁观者——的模式已无法维持。客体和主体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积极参与现实
一个简单的设想是,想象一个盲人试图理解雪花是什么。盲人可以触摸雪花(体温会使雪花融化),也可以把它放进嘴里尝(会使雪花溶解),但无论他们用哪种方式去理解雪花,都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它。
另一个例子是,当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这个过程无论多么轻微,都会使被测量的物体加热或冷却。
物理学家弗拉特科·维德拉尔(Vlatko Vedral)在谈到现实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是被动地观察现实,而是创造现实。”在量子物理学中,我们不再是宇宙的被动见证者,而是不可避免地发现自己扮演着主动参与者的新角色,我们告知、塑造并在某种神秘的意义上创造了我们正在与之互动的宇宙。
参与宇宙
惠勒就此观点说道:“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认为世界独立于我们而‘存在于’‘外面’的说法很有意义,但这种观点已不再成立。从某种奇特的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参与式宇宙’。”
量子物理学的启示可能正在帮助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参与了构想世界的过程。正如惠勒所说:“为了理解未来的奥秘,我们将被迫以比现在更深层次的方式认识到宇宙的参与性。”
一个完美的例子是,当我们沉浸在梦境中,却忘记了自己与梦境的创造息息相关。惠勒喜欢引用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的诗句:“旅人啊,路本无定,路是行走而成的。”
意识到我们一直在无意识中参与的过程,不仅为人类经验的彻底转变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还可能开辟出以前无法想象的人类自由的前沿,从而彻底重塑我们的世界。
版权所有2025。保留所有权利。
经许可改编。
出版 内部传统国际.
文章来源: 量子启示
量子启示录:现实梦幻本质的觉醒
作者:Paul Levy。(第二版,修订和扩充)
揭示我们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量子本质, 量子启示 展示了量子物理学如何成为当今唤醒和扩展意识的现代精神道路,尤其与我们正在经历的充满挑战的时代息息相关。
保罗·莱维解释了量子物理学改变世界的影响,他展示了该领域的发现——被广泛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如何将我们从还原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束缚中唤醒,从而帮助消除降临到我们人类身上的集体疯狂。他解释了量子物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实现我们巨大的进化潜力,并唤醒我们对现实的可塑性和梦幻般的本质的认识,这一认识释放了隐藏在我们自己头脑中的创造精神。
欲了解更多信息和/或订购此书, 点击此处. 也可作为Kindle版本使用。
关于作者
Paul Levy 是灵性涌现领域的先驱,从事藏传佛教徒已超过 35 年。 他曾与西藏和缅甸的一些最伟大的精神上师密切学习。 他担任莲花生大士佛教中心波特兰分会的协调员超过 XNUMX 年,并且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梦社区觉醒会的创始人。
他的作者是 乔治布什的疯狂:我们集体精神病的反映 (2006) 驱散 Wetiko:打破邪恶的诅咒 (2013),被黑暗唤醒:当邪恶成为你的父亲 (2015) 和 量子启示:科学与灵性的激进综合 (2018 年,2025 年更新修订)等等.
在访问他的网站 AwakenInTheDream.com/
文章回顾:
保罗·利维的这篇文章探讨了量子物理学的深刻含义,揭示了现实并非固定或客观的。相反,它是由我们的观察和意识塑造的。文章深入探讨了观察者效应、主体间性以及宇宙的参与性等概念,为我们在创造中的角色提供了一个变革性的视角。
#量子物理学 #观察者效应 #参与式宇宙 #PaulLevy #无客观现实 #意识和现实 #量子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