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3岁的老人也能做到的爱与慈悲冥想
图片由 弗兰克·巴尔斯克

慈爱与同情对人类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种族,种族,宗教和性别如何,对彼此的爱与同情都应优先于意识形态和我们的肤浅差异。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并相互合作,以度过我们面临的全球挑战。

达赖喇嘛经常说:“我的宗教是仁慈。” 这不仅是对西方人的简化。 实际上,同情和智慧是所有藏传佛教的基础,也是世界所有宗教的精髓。 我认为,达赖喇嘛说我们最重要的是富有同情心的实际反应。

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一直存在并将继续破坏我们世界的冲突,例如为种族,文化和宗教差异而战。 全世界渴望权力的领导人利用这些分歧达到分歧的目的,激起仇恨,并促使人们发动战争,造成无可估量的痛苦。

佛教教导说,有一种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存在,就必须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以使人类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向前发展,使所有人受益,而绝不让任何人失望。 爱与同情的原则构成了所有宗教的基础。 在他的书中 基本精神罗杰·沃尔什(Roger Walsh)写道,它描述了每一种主要宗教的七种精神修行,“一种情感长期以来被伟大的宗教称赞为至高无上:爱。”他继续引用 宗教百科全书:

爱的观念在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给人类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比其他任何单一观念更广泛,更不可磨灭的烙印。 确实,许多著名人物……都争辩说,爱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一种宇宙的冲动,可以创造,维持,引导,告知并最终终结一切生物。


内在自我订阅图形


从爱心到同情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仁爱被定义为对他人幸福和幸福的真诚愿望。 爱心之外的下一步就是同情心。 同情意味着感觉别人的痛苦或痛苦,并希望他们摆脱痛苦。 当然,这自然会导致他们希望自己幸福。 在大乘佛教中,仁爱和同情心被强调为我们真正的身份的本质特质,我们可以在自身中发现的特质。

佛教认识到,我们作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证据,证明人类天生就是利他主义的。 在他们的研究中,两岁以下的幼儿“给别人而不是自己接受零食时获得了更大的快乐”。

我们苦难的根源是对我们本性的无知

佛陀说无知是我们遭受苦难的根源:对我们真实本性的无知以及对一切事物真实本性的无知。 这种无知会导致习惯性的无知和痛苦模式,使我们固有的利他主义蒙上阴影。 我们将现实分为自我和他人,主体和客体。

寻求差异是人类的天性。 但是现实是不对的。 各种极性之间没有分隔,而是真理包含并超越了极性。 我们的误解使我们对那些我们想要的东西和人有渴望或把握,并且对他们不想要的那些东西和人有厌恶感。 这产生了习惯性模式:自我或我们的自我意识设计出策略,试图使我们保持安全并满足我们的需求。 但是由于所有现象都像彩虹,我们掌握的东西永远无法真正满足我们。

努力实现自我的爱的品质

因此,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开发出各种冥想方式来帮助人们发现和实现自己的爱情品质。 这些冥想在个人中激发并发展了对自己和他人的友善与同情。 这是自我转变的觉醒过程的一部分-揭示和培养作为我们核心的健康品质。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冥想使我们与天生的爱和智慧紧密地建立了联系,同时我们为更大的利益做出了贡献。 这导致我们世界上表现出同情心。 每一次呼吸的爱就是这些冥想之一。 冥想的动机是爱,它旨在使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摆脱痛苦。 同情和爱是冥想练习的意图和愿望。

发展自我爱

传统上,在西藏,“千呼万唤”的爱情首先涉及对我们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然后再为他人做爱。 在西方,许多人没有经历过自我爱,而是经历了自我批评和自我憎恨。 我们倾向于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并经常觉得我们出了点问题。

没有对自己的爱和同情,我们就无法维持对他人的爱和同情。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自发地产生爱和同情,但是 实现 爱与同情,我们需要克服愤怒和伤害,对自己拥有同情和爱。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对他人有更多的同情心。 否则,这就好比住在一个家中,我们会表现得很苛刻和残忍,然后期望走出家门,变得开放和充满爱心。

如果我们不将自己包含在我们的爱中,那么我们的爱就不会是完整的,不完整的。 这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亚里士多德( 伦理,预定9),“对他人的所有友好感觉都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的延伸。”应该注意的是,自我爱和同情心不应与自我中心或自恋相混淆。

发展爱与同情心可以减少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感,并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从而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和情感上成长。 当我们产生同情心时,我们不会原谅或纵容自己或他人的负面行为。 同样,唤醒的爱也不会使我们自己或他人的消极或破坏性成为可能。 觉醒的同情心理解每个人都在努力快乐。

我们经常尝试以所有错误的方式使自己快乐,例如,当我们认为金钱,威望和力量会带给我们快乐时。 有些人认为他们会通过踩踏,欺骗或摧毁其他人而感到高兴,但是我们可以对他们的无知抱有同情心。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可或以任何方式纵容他们的行为。 我们需要坚守他们的破坏性议程。 我们的同情意味着我们希望他们真诚地快乐,摆脱痛苦,换句话说,被唤醒。

同情的例子:马克和琳达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我的一个学生Mark的生活中,他每天都与《每一次呼吸》中的Love交往一年以上。 马克(Mark)是一位教授,他的系主任弗兰克(Frank)反对自己的想法并限制资助机会,这使他的生活不断艰难。 马克根本不在乎弗兰克。 但是,在练习了同伦很多月之后,马克决定在他的冥想中专注于这位同事。 考虑到弗兰克的苦难,马克开始理解弗兰克的不安全感和竞争力,并对他们充满同情心。

马克对弗兰克的感情变得更加中立。 在他的脑海中,现在有一个更大,更新鲜的空间供弗兰克出现。下一次见面时,马克以这种新态度与弗兰克交往。 马克没有任何负面指控地对他说话,而弗兰克的回应是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了不同。 他变得不再那么紧张,不再表现出通常的贬义行为。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Mark继续冥想,他们的关系变得融洽,变得没有问题。 有时,当我们放开绳索的末端时,另一个人也会这样做。

另一个例子是死于ALS疾病的客户Linda。 每周一次,我开车去琳达的家,她被安放在客厅病床上。 琳达担心她六岁的孙女劳拉(Laura)。 琳达的儿子劳拉(Laura)的父亲是一名吸毒者,劳拉(Laura)的母亲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使她无法成为健康的母亲。 琳达(Linda)在去世之前想做些事来帮助她的孙女。

我们决定与对每一次呼吸的爱Ton-glen冥想一起工作,并专注于即将举行的法庭听证会上,该听证会决定谁来照顾Laura。 我们开始着重于孩子的冥想。 在数周的时间里,我们将冥想范围扩大到包括父母,社会工作者,律师,养父母和所有其他生活在孩子生命中并参与法庭案件的人。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我们可以想象法庭上所有与会者都在场。 我们为包括法官在内的每个参与者进行了冥想。 在《每一次呼吸中的爱》中,您最终会看到每个人都已康复,被照亮并被唤醒。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在发生这种情况。 我们为孩子争取最好的结果而祈祷。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处境,因为劳拉(Laura)没有其他祖父母,琳达(Linda)快要死了,而且似乎没有合适的人可以照顾她。

最终,此案上了法庭,后来,琳达告诉了我这个故事,尽管此时她几乎无法说话。 发生了意外的结果。 出乎意料的是,劳拉(Laura)的前寄养父母之一非常合适,他挺身而出。 劳拉(Laura)与她和她的家人关系融洽,但当时她无法与他们长期待在一起。 这个家庭只是暂时抚养处于危机中的孩子。 在考虑了所有证据之后,包括此前的寄养母亲的证词,法官将长期监护权授予了以前的寄养家庭,他们现在有能力并愿意拥有劳拉。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 琳达和我喜出望外。 大约十天后,现在处于和平状态的琳达去世了。

琳达和我无法知道我们的冥想是否有所帮助。 但是琳达对自己在床上所做的事情感到非常满意。 谁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我们完全可以。

即使是一个小孩,也可以在每次呼吸中做爱

我已经为孩子们教授了《每次呼吸中的爱》的缩写。 一旦我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名叫莎拉,就三岁了。 莎拉(Sarah)对精神事物很感兴趣,并且已经学会了如何静静地静坐几分钟。

莎拉的教母把她带到我身边,因为莎拉告诉她,看到某些事情让她很不高兴。 当她在操场上看到其他孩子受伤或发生冲突时,她感到难过。 萨拉(Sarah)告诉了我所有这件事。 她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正在以一种有爱心的方式得到照顾。 莎拉还讲述了自己经常在车上看到死尸的情况。 这也让她难过。 她想知道如何帮助他们。

水晶金刚杵我告诉她,有一种冥想可以在这些情况下提供帮助。 然后我给她看了一个 水晶金刚杵 (见左图) 并告诉她在心中想象像这样的金刚杵,是用光做的。 我说,这个金刚杵是佛陀内心的全部爱心和力量。 然后我告诉她,将人或动物的痛苦呼吸到她心中的金刚杵中,然后想象一下,金刚杵立即将苦难变成了治愈的爱和白光。 然后,她应该想象这白光是佛陀的爱和治愈能量,她应该将它发出给人或动物。

我还教她,当她悲伤或不快乐时,她可以自己做。 她可以将自己的悲伤和不快乐呼吸到金刚杵中,然后想象一下,它会立即将她的感情变成爱,和平与安全。

几周后,她回来看我,高兴地告诉我,她真的很喜欢这样做,这对她很有帮助。 三岁的莎拉(Sarah)能够进行这种简短的冥想练习,在这种情况下让她有所作为,可以造福他人并帮助自己。 这给她带来了很多和平。

我教过莎拉(Sarah)的“呼吸中的爱”的缩写形式,是藏族人称之为“精华”的一种实践,它是我“当场”冥想的基础。 这些将冥想中最重要的元素提炼成其简洁的版本,无论宗教,年龄或教育背景如何,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从书中摘录: 爱上每一次呼吸
©2019作者:Lama Palden Drolma。
版权所有
转载出版者许可,
新世界图书馆 - www.newworldlibrary.com

文章来源

爱上每一次呼吸:通过冥想将痛苦转化为喜悦
作者:Lama Palden Drolma

爱上每一次呼吸:通过冥想将痛苦转化为喜悦的Lama Palden Drolma今天,当我们的人类大家庭面临如此多的挑战时,我们心中的和平与寄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对于任何想要滋养和敞开心扉的人来说,每一次呼吸的爱情,或者是通伦,都是一个七步冥想。 几个世纪以来,在喜马拉雅山的孤立山区静修中进行了古老而深刻的冥想,现在我们可以在现代世界中使用它。 Lama Palden Drolma是一位受藏传佛教大师训练并受过当代心理治疗教育的西方教师,他通过这本功能强大,用户友好的书向读者介绍冥想。 (也可作为Kindle版本。)

点击订购亚马逊

 

 相关书籍

关于作者

喇嘛帕尔登DrolmaLama Palden Drolma是作者 爱上每一次呼吸。 作为一名持有执照的心理治疗师,精神导师和教练,她曾在喜马拉雅山脉学习过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西藏大师。 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了传统的三年撤退之后,Kalu仁波切授权她成为最早的西方喇嘛之一。 随后,她在加利福尼亚州费尔法克斯成立了Sukhasiddhi基金会,这是一个藏传佛教教学中心。 在线访问她 http://www.lamapalden.org.

视频/对帕玛·卓尔玛喇嘛的采访: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veembed Y=XKg1kU55E9U?t=1079}
(对Lama Palden Drolma的采访始于18:00)